“万里风沙知己尽,谁人会得《广陵》音?”
一腔抱负忠烈无双如文丞相,亦发如此之叹,颇可见出对于《广陵》之音,还有那弹奏《广陵散》之人追慕不得的惋惜之意。
时至今日,秀秀书院薛山长对于魏晋风骨高人逸士英姿俊爽的欣羡钦佩之意,实不在宋文丞相之下。
--一曲《广陵散》日日久弹不辍,愈弹愈存敬畏之心便是明证。
《醒心琴谱》:据《晋书》所载,嵇康尝游于会稽,宿华阳亭,引琴而弹。夜分忽有客谐之,与康共谈音律,辞致清辨,因索而弹之,为《广陵散》曲。其声调绝伦,授之予康。康誓不传人。其客不言己姓名,只说为“古人”。时嵇康为司马氏所忌,借故害之,杀康于东市。康顾视日影,索琴弹《广陵散》。曰:昔袁孝己尝从吾学《广陵散》,吾每靳固之。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!海内之士莫不痛之。
又琴书曰:嵇康《广陵散》本四十一段,不传于世。唯康之甥袁孝己能琴。每从康学靳惜不与。康静夜鼓琴,弹《广陵散》。孝己窃从户外听之,后被康所觉,只得三十三段。后孝己会止息意,续成八段,共四十一段,序引在外。世亦罕知此曲。后至隋,此曲传于宫中。隋亡而入于唐宫。唐亡,其谱流落民间。至宋高宗时,御府复收此曲。明朱权《神奇秘谱》所载,即此谱本也。
终南舞者谦诺姑娘和长安雅士薛佩生在终南山品茗,围棋,赏画
琴棋同雅事,难得两兼能。
一曲《广陵散》既终,围棋打谱不妨一试。薛山长近日所执着纠缠者,乃围棋名谱《当湖十局》--
清乾隆四年(公元1739年),围棋国手范西屏、施襄夏于浙江平湖对弈,鏖战十余局,互有胜负。二人"落子乃有仙气,此中无复尘机,是殆天授之能,迥非凡手可及"。
从棋局来看,关键之处杀法精谨,惊心动魄,可谓登峰造极,出神入化,将中国围棋的高远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。"当湖十局"至今仍被认为是我国围棋古谱中的典范。
应终南隐者易灵夫人之邀,长安雅士薛佩生在终南山汤峪龙门客栈品茗,抚琴,弈棋,赏画。
幽窗棋罢指尤凉。且来写一回瘦金书。
瘦金书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,是书法史上极具个性的一种书体,因其与晋楷唐楷等传统书体区别较大,个性极为强烈,故可称作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独创,代表作有《楷书千字文》、《秾芳诗》等。
瘦金体运笔灵动快捷,笔迹瘦劲,至瘦而不失其肉,其大字尤可见风姿绰约处。因其笔画相对瘦硬,故笔法外露,可明显见到运转提顿等运笔痕迹,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。
书画本一体。来临《听琴图》。
辛丑年霜降诗会,长安雅士薛佩生带大家游太兴山,赏铁庙美景,观徽宗《听琴图》,吟诗唱赋。
《听琴图》是传为北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工笔画,此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此图绘松下抚琴赏曲的情景。画面正中一枝苍松,枝叶郁茂,凌霄花攀援而上,树旁翠竹数竿。松下抚琴人着道袍,轻拢慢捻,另二人坐于下首恭听,一侧身一仰面,神态恭谨。画上仅用松竹石表示庭院环境,悠扬的琴韵似在松竹间流动,构图凝练平衡。人物神态刻画细致传神,较好地体现出其心理状态。
作画人用笔极为匀整细腻,人物衣纹线条富有弹性,兼且纤细匀净的线条尤其能够传达一种与古琴相符的清爽、纤劲之感,几竿翠笔虽小,却都是用双钩画出,笔笔细劲严谨,可见画家在这幅作品上是颇下苦心,来营造此等和谐静谧的氛围。
………….
琴棋书画诗酒茶,如今件件不离它。长安雅士生活是如此也。有欲与薛山长同享雅士生活之乐者,可留言“款露心曲”,薛山长烹茶煮泉调弦转轸以待。
长安雅士浅论文人雅士之名
成年人的游戏:琴棋书画,诗词歌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