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秀茶书院形象图
书院首页 机构介绍 书院视频 茶会雅集 培训动态 茶道文化 师资力量 学员风采 招贤纳士 书院直播 书院博客 联系我们
茶道文化
古典舞培训
培训动态
茶会雅集
图片新闻
秀秀国学
开班日期
琴道文化
茶馆经营
书法文化
雅士训练营:古琴 围棋 书法 茶道
作者:不详 来源: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:2021/10/15 10:59:07 阅读:1299次 双击自动滚屏

有位朋友,也是做企业成绩斐然的,方才步入不惑之年,前儿却无故晕倒了,经查是高血压等等疾病竟至缠身。这也就抛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来,我们应当怎样去工作,工作之余又应当如何去维持我们的身心健康。

我们的答案是,合理的工作是必须的,适当的修身养性更是重中之重。

古人所谓的“修身养性”,即是通过自我修炼来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,即是要将先贤之美德才学化为自身之习性功力。而要“修”要“养”,就首先要能“静”能“忍”,否则,心浮气躁,如何修得下去,养得起来?

所以,古人说:“躁心浮气,浅衷狭量,此八字是进德者之大忌也。去此八字,只用得一字,曰主静。”“万事忍为上”等等。足见“静”、“忍”的重要。

而秀秀书院薛山长素日所倡导的雅士生活方式的核心,正是“慢”、“静”二字。因此修身养性的具体方法,其实就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茶书的修习当中。

善琴者通达从容,

善棋者筹谋睿智。

善书者至情至性,

善画者至善至美。

“凡琴或应指入弦而曲,或吟咏随之而歌,无不寄情抒怀,明志托思。故而日月经久,动荡湮郁,消融积闷,调息导气,养静平心,理性至真矣。”

--朱慧鹏《听琴经》

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,”琴、棋、书、画”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。古琴因其清、和、淡、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、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,而在音乐、棋术、书法、绘画中居于首位。

“琴者,情也;琴者,禁也。”吹箫抚琴、吟诗作画、登高远游、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。春秋时期,孔子酷爱弹琴,无论在杏坛讲学,或是受困于陈蔡,操琴弦歌之声不绝;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“《高山》《流水》觅知音”的故事,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;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“众器之中,琴德最优”的至高评价,终以在刑场上弹奏《广陵散》作为生命的绝唱;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《陋室铭》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“可以调素琴、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”的淡泊境界。

“和雅”、“清淡”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,“味外之旨、韵外之致、弦外之音”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。陶渊明“但识琴中趣,何劳弦上音”与白居易“入耳淡无味,惬心潜有情。自弄还自罢,亦不要人听”所讲述者亦谓此种。

“物有盛衰,而此(古琴)无变;滋味有猒,而此不勌,可以导养神气,宣和情志,处穷独而不闷者,莫近于音声也。是故复之而不足,则吟咏以肆志,吟咏之不足,则寄言以广意”。

--《琴赋》嵇康

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,岂不亟需古琴这般恬淡、平和,富于多重美的高雅品质的音乐,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,回归内心自性里丰富的精神世界。

“竹树日已滋,轩窗渐幽兴。

人间与世远,鸟语知境静。

春光霭欲布,山色寒尚映。

独收万籁心,于此一枰竞。”

--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  欧阳修

围棋起源于中国,传为帝尧所作。先秦典籍《世本》记载:“尧造围棋,丹朱善之。”晋张华《博物志》中则云:“尧造围棋,以教子丹朱。若白:舜以子商均愚,故作围棋以教之。”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。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,流传到欧美各国。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,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。

棋如人生,人生如棋。一入其中,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;一子走错,全盘皆输。人可不知对弈,却不可不走人生之棋。棋盘虽小,却玄妙多变,见仁见智。出世之大略,入世之细谋缺一不可。

“何处一屏风,分明怀素踪。

虽多尘色染,犹见墨痕浓。

怪石奔秋涧,寒藤挂古松。

若教临水畔,字字恐成龙。”

--《草书屏风》韩偓

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,“声不能传于异地,留于异时,于是乎文字生。文字者,所以为意与声之迹。”书法堪称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。被誉为:无言的诗,无行的舞;无图的画,无声的乐等。

书院薛山长所写瘦金书,乃宋徽宗赵佶之独创,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。明代陶宗仪《书史会要》推崇瘦金体曰:“笔法追劲,意度天成,非可以陈迹求也。”

宋徽宗作为兼有书法和绘画才能的艺术家,将书法与绘画做了很重要的融汇,开创了诗、书、画、印为一体的文人书画新局面,并影响后世而绵延于今。

 “瘦金书”正与其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契合,细瘦如筋的长笔画,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,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,颇有瘦劲奇崛之妙。此种瘦筋之字题写在他的工笔画上,与画笔颇具呼应之势。


“越人遗我剡溪茗,采得金牙爨金鼎。素瓷雪色缥沫香,

何似诸仙琼蕊浆。一饮涤昏寐,情思朗爽满天地。

再饮清我神,忽如飞雨洒轻尘。三饮便得道,

何须苦心破烦恼。此物清高世莫知,世人饮酒多自欺。

愁看毕卓瓮间夜,笑向陶潜篱下时。崔侯啜之意不已,

狂歌一曲惊人耳。孰知茶道全尔真,唯有丹丘得如此。”

--《饮茶歌诮崔石使君》唐皎然

茶道起源于中国。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,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,唐朝《封氏闻见记》中记载曰:“茶道大行,王公朝士无不饮者。”此为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。《封氏闻见记》中又云:“又因鸿渐之论,广润色之,于是茶道大行。”唐代刘贞亮在《饮茶十德》中则也明确提出:“以茶可行道,以茶可雅志。”

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、人品、意境、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。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,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。兴于中国唐代,盛于宋、明代,衰于清代。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,即茶叶、茶水、火候、茶具、环境,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,以求“味”和“心”的最高享受。被称为美学宗教,以和、敬、清、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,则是继承唐宋遗风。

………

以上各项,无一不是修炼性情的文化。于修习过程中恭敬,端正,心平气和,将一颗心全然安定下来,心无旁骛,不疾不徐,泰然自若,全身的精气神全盘调和,与宇宙中的太和之气相通。与神合灵,与道合妙。若富此闲情逸致,长此以往,要达修身养性之功,有何难哉?

不过话又说回来,此等途径方法,讲起来容易,然则真正付诸实践,若无明师指引,犹恐不大妥当。

师者,传道,授业,解惑也。传道之“道”,可是老子《道德经》中“道德”之道,亦可是《周易》里“一阴一阳谓之道”的孔子之道,亦是荀子所云“天下无二道,圣人无二道”之道。此中之道,可说即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多年之“天道”,由天道推人道,以天伦齐人伦,此即是独有的中华天道文化。所谓明师者,自是能够融会贯通以《易经》、《道德经》、《黄帝内经》为代表的中华经典,由此深谙阴阳平衡之道,从不同方面教会我们认识天道,行好人道。以艺载道。

素问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 秀秀书院古琴黄帝内经读书会

授业解惑自不必说,有“道”之士,在“艺”的层面,一定不会走偏。

如薛山长(雅士生活创始人)于古琴之学,秀秀老师(茶学世家)于茶道之学,李星老师(职业六段)于围棋之学,郑老师(西安国画院)于国画之学……..皆有旁人难及之优势,自不待言。

豳风 伐柯 秀秀书院古琴诗经读书会

可以说,以薛山长为代表的秀秀书院自成立十四年来,坚持以茶道为核心,以古琴、围棋、书法、绘画为载体,高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旗,践行中国式雅士生活,并吸引越来越多的雅士生活爱好者一路前行。时至今日,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之期,秀秀书院已成为不折不扣的“雅士训练营”:一群志同道合的雅士生活践行者沉醉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之间--表面的形式虽是如此,背后所蕴含的,却是良善的人性之光,有智慧的生命体验,有价值的人生的开启。

“雅士训练营”火热开启,薛山长正烹茶抚琴以待,欢迎诸“雅士”倾情加入。


茶人秀秀:家庭教育,首选琴棋书画,诗词歌赋

长安雅士:一百首传统古琴曲


26.5K
 上一篇: 辛丑年冬月瘦金体书法班火热招生
 下一篇: 长安雅士浅谈茶圣陆羽的文学造诣
相关内容:
  ·茶人秀秀讲《茶经》:腹有诗书气自华 
  ·茶人秀秀:低吟浅唱古琴曲,细啜慢品蒙顶茶 
  ·薛山长:人工智能时代,如何传承雅士茶道 
  ·Chatgpt 时代,各自修炼,高处相见 
  ·茶人秀秀:母亲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人,要不断提升自我 
  ·茶人秀秀:生育,养育,教育,女人的幸福生活 
秀秀茶书院LOGO 秀秀茶书院地址 版权所有:西安秀秀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(秀秀茶艺培训中心)
移動電話:15902922232 抖音号:秀秀茶道(27万粉丝)快手号:秀秀道(16万粉丝)每天直播教学
市区地址:西安市雁塔区電子一路紫薇大廈紫风阁三楼
终南山居地址:终南山紫阁峪易简山房
备案号:陕ICP备1700103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