庚子岁庚寅月壬午日(即公元2021年2月3日)。立春。

立春为“二十四节气”之首,是干支历的岁始,乃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,代表万物起始、一切更生之义。
明代作品《群芳谱》解释立春为:“立,始建也。春气始而建立也。”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则曰:“立春,正月节;立,建始也;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;而春木之气始至,故谓之立也;立夏、秋、冬同。”
“四立”标示着四季轮换,反映了物候、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,如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以及光照、降水、气温等等的变化。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,万物至此,渐次复苏。
《史记天官书》将立春称为“王者岁首”:“正月旦,王者岁首,立春日,四时之始也”。春季为四时之首,立春又是春季之始,立春既是“四时之始”,又是一岁之始。
话说此际正“东风带雨逐西风,大地阳和暖气生”,又近年关,处处“随分有、笙歌满院”,又人人心怀“从教一岁大家添,但只要、明年强健”之喜,如此良辰佳景,怎可无好诗相记呢?
历来文人雅士,于自然风物最是敏感的,逢此胜日,自是妙语警句,俯拾皆是:
立春后五日
[唐] 白居易
立春后五日,春态纷婀娜。
白日斜渐长,碧云低欲堕。
残冰坼玉片,新萼排红颗。
遇物尽欣欣,爱春非独我。
迎芳后园立,就暖前檐坐。
还有惆怅心,欲别红炉火。
立春
[唐] 杜甫
春日春盘细生菜,忽忆两京梅发时。盘出高门行白玉,
菜传纤手送青丝。巫峡寒江那对眼,杜陵远客不胜悲。
此身未知归定处,呼儿觅纸一题诗。
《立春》
[宋]白玉蟾
东风吹散梅梢雪,一夜挽回天下春。
从此阳春应有脚,百花富贵草精神。
《立春》
青菜青丝白玉盘,西湖回首忆临安。
竹篱茅舍逢春日,乐得梅花带雪看。
《立春》
[宋]施枢
彩胜飘春上鬓蓬,倚栏一笑问东风。
青青柳眼梅花面,才染阳和便不同。
《途中立春寄杨郇伯》
[唐]窦常
浪迹终年客,惊心此地春。风前独去马,泽畔耦耕人。
老大交情重,悲凉外物亲。子云今在宅,应见柳条新。
《立春》
陆游
绍熙又见四番春,春日春盘节物新。
独酌三杯愁对影,例添一岁老催人。
菊芽冒土如争出,柳色摇村已渐匀。
身是兰亭山下客,未容逸少擅清真。
《立春日》
日出风和宿醉醒,山家乐事满余龄。
年丰腊雪经三白,地暖春郊已遍青。
菜细簇花宜薄饼,酒香浮螘泻长瓶。
湖村好景吟难尽,乞与侯家作画屏。
《立春日》
[元]王冕
葭吹六管动飞灰,便觉春从地底回。
草木一时生意动,关河万里冻云开。
宁须生菜传纤手,且引春风入瓦杯。
天北天南问音信,故人何处寄寒梅?
《立春八日》
春雨洗残雪,春风轻布衣。
绿敷湖外草,青动石根薇。
淮海烽烟盛,关山雁鹜飞。
山居颇潇洒,梅树玉成围。
《立春日》
[宋]李远
暖日傍帘晓,浓春开箧红。钗斜穿彩燕,罗薄剪春虫。
巧著金刀力,寒侵玉指风。娉婷何处戴,山鬓绿成丛。
《题望苑驿》
(唐代)温庭筠
弱柳千条杏一枝,半含春雨半垂丝。
景阳寒井人难到,长乐晨钟鸟自知。
花影至今通博望,树名从此号相思。
分明十二楼前月,不向西陵照盛姬。
……….
长安雅士薛山长例必的亦有“吟诗唱赋”之课以和“前人之雅意”;其实也不止今日,他本人参与主编的《古诗五百首》、《古词四百首》是常常于书案上常翻常新的--读得多了,谈讲之心必盛,谈讲得多了,“出口成章”自然在情理之中了不是?
书院雅女如洁洁、悦悦等诸位,最喜同薛山长坐而论诗,品茗读词,每因事欲离席,必有“时间过速,不觉间日色将暮”之叹,异日之约,又已定矣。诗词之悦人情思摇人魂魄之美,可见一斑。

长安雅士生活,又还不限于读诗习词一项,薛山长才一曲《广陵散》弹得如火如荼,小蓉蓉纤纤指下《梅花三弄》,丹丹姑娘款款深情《凤求凰》亦不甘落后,清音袅袅,此起彼伏,余韵不绝。
书院还有“院静春深昼掩扉,竹间闲看各争棋。”对弈既毕,薛山长一人静坐打谱,只闻得“闲敲棋子”之声,此中人亦颇得其乐的。两小儿于薛山长影响下,年纪虽幼,棋艺颇进。尤其小二宝,天分极高,竟也可久坐打谱一回,薛山长由是直呼“再过一阵子一定下不过二宝了。”

下棋间隙,又唱一回《长相思》、《鹤冲霄》、《酒狂》,又读一回《三字经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千字文》…….长安雅士生活对于“童子”真善美之引导,对于良好家风之影响,大约才是最值得称许之处罢?


长安雅士生活,期待诸雅士关注践行;秀秀书院庚子岁立春诗会,欢迎诸雅士共之乐之。
西安围棋培训 长安雅士陪儿子下围棋,每天一盘。
长安雅士讲古诗:《古诗五百首》之《长歌行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