庚子岁丁亥月丁巳日。淡日朦胧初破晓,满眼娇晴天色。
许久未至的敏敏穿红着绿地第一个到了。她口中云琴放得有点久了,然而坐下来,琴桌前一曲一曲练习过去,勾挑抹剔泛音按音直到《长相思》,捡起来似乎亦不大费力的。只差了节奏了。
悦悦、洁洁一对儿“姐妹花”次第来的,她们仍旧是光彩照人的模样。读词本是薛山长起的头儿,从她俩一加入,便完全是“喧宾夺主”的势头。诸雅士一面吃茶一面读词,不知不觉间午后辰光已过,暮色四合,是傍晚了。其间薛山长曾询及是否要写一回“瘦金书”,悦洁二位竟读得上瘾了,“欲罢不能”:不写了,看能不能读完?是薛山长他们编的《古词四百首》,原是精选的历代名家词,名句颇多,一读之下,便觉“口齿生香”,所以手难释卷,亦在情理之中。一时萍萍来了,她亦是此中好手,爱诗爱词,人所难及。
薛山长又写一回瘦金书,他愈写愈沉着不在话下。琴仍沉在《广陵散》当中,愈弹愈快,如痴如醉。
忆江南,本为唐教坊曲名,后用作词牌名。又名“望江南”、“梦江南”、“江南好”、“望江梅”、“春去也”、“梦游仙”、“安阳好”、“步虚声”、“壶山好”、“望蓬莱”、“江南柳”等。《金奁集》入“南吕宫”。原为单调,二十七字,三平韵,中间七言两句,以对偶为宜。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。宋人多用双调。
秀秀老师冬日于南山中水边抚琴:携琴寄意,游山玩水,乘兴随云做客
宋代常有将两首《忆江南》分作上下阕,成为一双调者。如王安中词九首,每首第一句均为“安阳好”,见《全宋词》卷九十八,故此调亦名“安阳好”。张鎡则以此调作《梦游仙》多首,见《全宋词》卷二百八十一。其《纪梦》一首有“飞梦去,闲到玉京游”之句,故此调又名“梦仙游”蔡真人词有“铿铁板,闲引步虚声”句,名《步虚声》等。还有,张先词名《南柳》;欧阳修词名《望江南》;仇远词名《江南》;仲殊词名《南徐好》;戴复古词名《山南好》;刘克庄词名《驾导引》;刘辰翁词名《法曲忆江南》;赵师侠词名《江南好》;侯善渊词名《步归来》;丘长春词名《望蓬莱》;高道宽词名《逍遥令》;《太平乐府》名《归塞北》,注“大石调”………..
书院秀秀老师:飒爽英姿手挽弓,曙光初照山野场
忆江南三首
其一
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;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能不忆江南?
其二
江南忆,最忆是杭州;山寺月中寻桂子,郡亭枕上看潮头。何日更重游?
其三
江南忆,其次忆吴宫;吴酒一杯春竹叶,吴娃双舞醉芙蓉。早晚复相逢?
《忆江南三首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。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,选择了江花和春水,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,显得十分鲜艳奇丽,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;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,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“江南好”,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;第三首词描绘苏州之美,诗人以美妙的诗笔,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,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忆念与向往。这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,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、风物美以及女性之美,艺术概括力强,意境奇妙。
书院秀秀老师:最是晴明无雨色,竹下忘言清兴浅
宋代王灼《碧鸡漫志》:《乐府杂录》云:“李卫公为亡妓谢秋娘撰《望江南》,亦名《梦江南》。”白乐天作《忆江南》三首,第一《江南好》,第二、第三《江南忆》。自注云:“此曲亦名《谢秋娘》,每首五句。”予考此曲,自唐至今,皆南吕宫,字句亦同,止是今曲两段,盖近世曲子无单遍者。然卫公为谢秋娘作此曲,已出两名。乐天又名以《忆江南》,又名以《谢秋娘》。近世又取乐天首句名以《江南好》。予尝叹世间有改易错乱误人者,是也。
书院秀秀老师:山中相送罢,日暮掩柴扉
明代沈际飞《草堂诗余别集》:较宋词自然有身分,不知其故。
明代卓人月《古今词统》:徐士俊云:非生长江南,此景未许梦见。
日本近藤元粹《白乐天诗集》:诗馀上乘。
诗词培训:《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》
诗词培训:《忆秦娥 萧声咽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