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酉年辛亥月己酉日(即公元2017年11月28日),寒衣节。又称“十月朝”、“祭祖节”、“冥阴节”,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,相传起源于周代。这一天,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,谓之送寒衣。同时,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,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。清代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.送寒衣》上有寒衣节的情形:“十月朔……士民家祭祖扫墓,如中元仪。晚夕缄书冥楮,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,于门外奠而焚之,曰送寒衣。”
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赏银杏:风韵雍容任西东,玉骨冰肌未肯枯
究根溯源,“寒衣节”的实质,不外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恩,“烧纸钱”的习俗,亦可看作一种深层的精神文化需求,是中国人表达感恩的重要方式,理应得到尊重。
仍归正传。话说十三朝古都长安,城南有一处最是风流雅致之地紫风阁,原为唐代郭子仪园林舊址,如今园林犹在,草木葱茏,那时人物却“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”,无处可寻。可喜者此处现又有一处最是诗书蕴藉之处—秀秀书院,足供诸位雅士悠游于红尘之外,寻幽探古,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。
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:松针玉露一相逢
辰时。先生例行太极研习的时间。
今日太极练习给改为《礼仪之邦》舞蹈练习了。当初敏敏在书院时,众人都一起随她习了这支古典韵足又醉魂销骨的琴舞,到头来却只有先生一人亦步亦趋,化柔媚为矫健,换飘逸为英爽,“一、二、三、四”地节奏喊着,分解完成了整体动作。如今于先生来说,固是《礼仪之邦》之曲愈弹愈得心应手,诸雅女对《礼仪之邦》舞蹈的动作优美之欣羡,亦是促成此舞于书院愈发风靡的缘由吧。这不,先生打头,陈陈随后,连秀秀老师也手舞足蹈,娉婷袅娜地跳起来了。的是秀色夺人,风情无限。
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:看朱赏碧思纷纷
巳时。研习瘦金书正当其时矣。
先生于小书房抚琴为乐,那首《长门怨》直是如泣如诉,如怨如慕。一曲既终,志满意得之余却未免一声长叹:“从搬进来似乎习字的时间大大减少了……赶明儿还是将书案搬出去才好。”也好。大丈夫自当配大桌子大空间才畅快。探春那样又红又香“一朵玫瑰花儿”,尚自“素喜阔朗”,必得大房子大书案才得“侍书”之乐,何况先生堂堂男子呢!
午时至申时。茶道、古琴、香道艺术课程各各进行。
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:一花一茶皆有意
秀秀老师抱出来一块不辨年份的湖南安化花砖来,单看包装纸即颇见风霜侵蚀之色,“请大家喝古董茶”,“万金难求!…….”谁说不是呢,有岁月沉淀,有沧海桑田的辗转,即是最堪珍视的物事了。再取杯为品,果然入口清醇。秀秀老师又取壶煮之,口感清甜之外又多了一味枣香,益发好喝了。
花砖,1958年湖南安化县改变“花卷茶”(千两茶、茶柱)制法而成。全三级原料,含梗量低于15%,每块重2千克,规格与黑砖相同。历史上叫"花卷",因一卷茶净重合老秤1000两,又称"千两茶"。
一是由卷形改砖形,二是砖面四边有花纹,以示与其它砖茶的区别,故名花砖。
砖面色泽黑褐,香气纯正,汤色红黄,滋味浓厚微涩,叶底老嫩匀称。
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:为茶哪得醇如此
窦郎中仍在练他的“跪指”,仍是被手机摄去了大半心魂。陈陈姑娘弹的是《凤求凰》。妍妍同学《酒狂》、《凤求凰》都弹得下来了,又同秀秀老师唱了一回《平沙落雁》,其曲颇见天明沙净,意象悠远之致。
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:为有知茶爱茶人
秀秀书院雅士生活之:佳茗佳人两相得
欣赏古典舞蹈:《万壶纱》《越人歌》《山鬼》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