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边城》里有一个翠翠,“触目为青山绿水,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”,天真无邪,秀外慧中。
书院里有一个翠翠,也是一样的明慧温柔,绰约动人。
翠翠,环境工程专业,博士生在读。

因为学业的缘故,来书院的机会不是很多。但是每次来,对她来说,都是一次思绪的沉淀。抚琴,不止意味着手指的勾抹打剔,更是与古人精神上的深深共鸣。
书院是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。她说,她喜欢去博物馆,明城墙。

亲手抚摸那秦砖汉瓦唐砖,抚今追昔,遥想当年,感叹一番古人之智慧,世事之变迁之外,真恨不得穿越回去,感受一下当年的盛世风情。到书院也有类似的感觉,感觉是回到了心灵的栖息地。
无他。洵洵儒雅的老师,志同道合的师兄弟姐妹,茶、香、琴、书共同营造的古典韵味,让她不自觉地不设心防,全情投入。让她由内而外地充盈起来。生活,一时变得丰盛无极。
所以每一次来书院她都格外珍惜。
犹记当年心空落落,归宿无着的无奈。钢琴、扬琴、古筝、书法,一样一样选过去,梦想当中的那一份慰藉仍是遍寻无获。
如此这般,曲曲折折,直到那一天,她初识古琴,初遇书院。
她说,她走过许多地方,见过许多人,书院老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打动了她。论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,书院算是一个比较“集小成者”的地方。所以对于希图学习古典文化的人来说,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切入点。

在书院修习的过程当中,一起共读诗经的经历最让她欢喜无限。她说,诗经,可算古典文学精华中的精华。有一些篇章是极有乡野情趣的,有一些篇章富于哲理,有一些篇章言简意赅,另外,还有许多篇章韵度流美,对我们学习音律非常有好处。
她说着这些话的时候,时而低头,时而展颜一笑,蛾鬓淡扫,秋波频闪。
这样的女子,淡极,也幽极,像极了今日新采的腊梅:疏影横斜,暗香浮动。
|